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重庆科技学院

2017年度热能与动力工程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度考核报告 (重庆科技学院).doc

附件:

 

批准立项年份

2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10

 

 

 

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度报告

2017 1——201712月)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季炫宇

实验教学中心联系人/联系电话:刘娟/13594660775

实验教学中心联系人电子邮箱2009084@cqust.edu.cn

所在学校名称:重庆科技学院

所在学校联系人/联系电话:蒋德平/023-6502214115340575399

 

 

 

20171231日填报

 

 

第一部分  年度报告

 

一、人才培养工作和成效

(一)人才培养基本情况

中心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统筹协调,理论课和实验课相互融合。根据学校的实验教学定位和总体规划,中心明晰了自身的建设目标与思路:即围绕节能减排、垃圾资源化处理等方向培养特色应用型人才这个目标,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先进,教学体系科学,实验教材系统,实验设备完善,实验装备精良,队伍结构合理,管理一流,特色鲜明的的现代化开放式的综合性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中心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理念和“理论-实践-创新”的三步教学法,确立实验教学培养定位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重点是培养热能与动力类学生应当具备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精神,使学生智力因素培养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并驾齐驱,为地方建设和发展提供应用型创新人才。中心提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目标,以实践培养层次为核心设置实验室,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与科研实践、必修的基础实验与选修的个性化实验、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开放实验室、施行导师制、力求精细化培养;以课外科技和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鼓励自主实践;依托学院优势、注重学科交叉;紧密接触行业、注重产业化;已经形成了一条主线贯穿三个层次的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

中心围绕节能减排、垃圾资源化处理等方向培养特色应用型人才这个目标,服务覆盖学校包括能动,汽车,过控,石油等6个本科专业,服务全校学生;以专业为背景导向,结合最新科研成果,以科研促进教学和带动教学方向,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注重学生的综合训练与创新;建设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实验教学中心,以科研带动学科发展,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具有鲜明行业背景的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围绕节能减排、垃圾资源化处理等方向培养特色应用型人才这个目标,建设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先进,教学体系科学,实验教材系统,实验设备完善,实验装备精良,队伍结构合理,管理一流,特色鲜明的的现代化开放式的综合性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二)人才培养成效评价等。

中心目前为全校包括能动,汽车等6个本科专业提供软硬件支撑,覆盖面广,实验项目130余项(含科研实验项目),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实验基本技能扎实,动手能力较强。本年度针对2014级及2015级能源动力工程专业及汽车服务工程专业400余名学生开展了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并为2017级新进校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及汽车服务工程专业200名新生开展参观学习活动,获得良好的效果。同时中心还为开放实验如:发动机点火测试系统、汽车喷油系统等提供平台,为课程设计及模拟仿真课程的开放提供支撑如:流体流动与传热仿真,发电厂工艺设计等。通过一系列与生产实际紧密相关的课带实验,开放实验,课程设计仿真及生产实习等,示范中心为学生理论与实践技能的综合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软硬件支撑。

5年来中心共计培养本科生800余名,研究生10余名。为企业及兄弟院校提供技术培训100余人次,创立了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环境资源中心中国分中心,建立了重庆市科普基地,并与美国Covanta Energy 公司展开暑期人才培训计划,累计选派10余名优秀本科生前往美国Covanta Energy 公司学习培训。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竞赛3项,支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项。

二、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

(一)教学改革立项、进展、完成等情况。

教改项目立项

1.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3+4”中本贯通分段一体化培养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市级一般项目,校级重点项目,1万元)

2.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电气电控课程群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校级一般项目,0.5万元)

(二)科学研究等情况。

科研基金立项:

1. 基于MILD燃烧模式的城市生活垃圾反应特性和NO形成机制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万元)

2. 碱金属氯盐与生物质有机组分交互作用下无机氯的迁移转化机理研究 (重庆市科委科研基金,2.5万元)

3. 城市生活垃圾(MSW)中关键成分共热解过程的交互影响机理研究 (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2万元)

4. 循环流化床后燃特性对外置式流化床换热器热平衡的影响机理 (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2万元)

5. 机械压汽(MVR)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除沫技术的研究 (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2万元)

科研论文发表:

    1. Experimental study on W-shaped regenerative radiant tube with new type structure burner for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Experimental Heat Transfer, 2018, 31(2):131-147

    2. A Dynamic Control Strategy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Based on Parameter Optimization for Multiple Driving Cycles and Driving Pattern RecognitionEnergies, 2017, 10(1):54

    3. Dynamic energy management for a novel hybrid electric system based on driving pattern recognition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ing2017, 45:940-954.

    4. Analysis and coordinated control of mode transition and shifting for a full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based on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sMechanism & Machine Theory, 2017, 114:125-140.

专利:

    1. 基于动态矩阵前馈预测的电液伺服PID控制方法及系统 (专利号:201510934230.X, 发明专利)

2. 汽车发动机点火测试系统 (专利号:201621330738.5,实用新型专利)

3汽车喷油测试系统 (专利号:201621341942.7,实用新型专利)

4一种鱼竿支架 (专利号:201621369368.6,实用新型专利)

三、人才队伍建设

(一)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目前示范中心的骨干人员构成主要包括热能与动力工程系的专职教职员工18名及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专职人员3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占5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人员超过40%,人员年龄结构合理。 

(二)队伍建设的举措与取得的成绩等。

    1)引进1名实验员负责示范中心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的日常实验工作,同时为示范中心配备了研究生助理1名。

   2)积极培养实验中心教师骨干,推动教师参与国内外访学计划,2名教师完成为期一年的国外访问学习回国,3名教师前往日本访问学习先进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

   3)中心骨干教师共有3人在社会相关行业领域拥有兼职职务。

四、信息化建设、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

(一)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人员信息化能力提升等情况。

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专用公开网站,今年12月完成了网站从旧网址向新网址的整体搬迁,搬迁后的新网址如下:http://rndl.cqust.edu.cn/index.htm网站集信息发布、教学管理、实验室管理、服务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成为一个网络化教学平台目前网站的日常维护配有一名研究生助理协助完成

中心网站信息平台继续不断完善目前主要功能模块如下

    ①中心概况模块,包括中心简介、通知公告、中心动态、中心规划等信息

    ②合作交流模块,包括与国内外企业、高校合作事项;

    ③社会服务模块,包括中心成员服务企业等事项;

    ④师资队伍模块,包括师资结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等事项;

    ⑤教改科研模块,包括科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两个子模块;

    ⑥规章制度模块,包括学校规章制度和中心规章制度;

    ⑦成果展示模块,包括学生成果和教师成果;

    ⑧实验教学模块,包括设备环境、实验项目、实验课程、教学安排等子模块。

    ⑨验收材料模块,包括近年来的自评报告,考核报告等资料。

(二)开放运行、安全运行等情况。

目前示范中心针对2014级及2015级能源动力工程专业及汽车服务工程专业400余名学生开展了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并为2017级新进校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及汽车服务工程专业200名新生开展参观学习活动,获得良好的效果。

示范中心相关实验设备及实验场所每月做定期的安全隐患排查,对存在隐患的问题及时处理,本年度未出现安全责任事故。

(三)对外交流合作、发挥示范引领、支持中西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等情况。

中心加强对外合作交流,5年内实现5人次到美国、日本等国学习、访问和交流,参加国际性垃圾焚烧发电研究技术年会、学术交流会。中心拟邀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Covanta Energy公司专家、博士等为我校师生做学术报告每年2场。2017年当年派遣热能与动力工程系2名教师分别前往丹麦技术大学及西澳大学进行了为期1年的访问学习。并有3名教师前往日本访问垃圾焚烧发电厂。

中心发挥自身的优势,为重庆高校服务,5年内达到8名重庆地区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和3名博士研究生在中心开展课题实验。中心成立了重庆钢铁(集团)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工作室,计划5年内接收2-3名博士进站从事研究工作。同时 中心也发挥节能环保科普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对外宣传教育活动,中心发挥节能环保科普教育基地作用,通过展板、宣传册、网站等手段,宣传节能环保科普知识与政策,对外开放接待学生和社会人员参观学习。中心与校团委、校后勤公司等合作,继续开展重庆科技学院“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月”活动和“节能减排’,科技竞赛活动等

五、示范中心大事记

(一)有关媒体对示范中心的重要评价,附相应文字和图片资料。

1. 重庆日报对重庆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协同创新中心的相关报道。

(二)省部级以上领导同志视察示范中心的图片及说明等。

(三)其它对示范中心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活动等。

六、示范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示范中心的场地比较分散,实验设备及人员来自于不同的三个方面:能动系电厂方向,能动系内燃机方向及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由于三个方面的日常工作相对独立,应加强相互间的协同和资源信息共享。

    2. 实验设备的完好率达到95%,但相对比较老旧,其中励志楼一楼至五楼的能动基础实验室及电厂方向专业实验室内设备最后一批设备的采购时间为2009年。应当加强新的实验设备的购置和自制,以支撑新的实验项目的开发。

    3. 实验项目更新率不足,教师及实验员均缺乏积极性开发新的实验项目

    4. 示范中心的信息化程度和开放性不足。现有示范中心网站的建设工作有所滞后,内容更新速度较慢,上传的基础性资料文本不足,没有起到很好的平台作用。

七、所在学校与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

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对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作用,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从资源、条件、人才、制度等方面保障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1.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推行中心主任负责制。统筹安排和组织学院的实验教学及其改革,统一管理实验室、实验设备和实验技术人员。

2.学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经费投入有保障,还将示范中心专项建设经费、设备维修费、教材建设经费、学科竞赛经费、创新基金、实验室开放经费等其他专项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保障实验教学正常运行。

3.学校制定了激励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研究系列政策。积极支持中心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制定有科研促进实验教学工作举措。激励教师参加实验教学研究,教学团队建设等,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吸引高水平教师参加实验教学建设和改革。

4.学校重视实验教学改革,建立了实践教学运行管理系统,支撑实验教学运行和开放信息化管理。实验室面向学生创新性实验和参加科研、科技竞赛等活动实行全开放。建立了实验室人员值班制度、实验室开放等制度。

5.学校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支持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学科竞赛、创业训练等项目,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

6.学校制定有《重庆科技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重庆科技学院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管理办法》等系列管理制度及文件,促进了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在以上制度的保障下,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给予了政策及资金的支持,在以热能工程系核心的建设团队协同努力下,在以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为特色创新平台的支撑下,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实验设备的新增,实验教学环境的改善,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辐射行业服务社会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成绩。

    八、下一年发展思路

   下一年的发展思路主要针对现在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解决和优化:

   1.学校的专项经费如果能够到位,应首先考虑更新一批老旧的实验设备,汲取以往经验应尽量选取重庆及周边省市的供应商以便于日后的维修和保养。 

   2.作为示范中心“软件”建设的重点,力图做到所有实验项目相关资料的完整性和规范化管理。对于开设率不高的项目查找原因,对于确实存在开设困难的项目,包括已经脱离实际的实验项目应当优胜劣汰。用新的实验项目来取代。

   3. 应当结合核心课程建设等相关工作,通过激励引导等手段提升专业教师及实验员积极开展实现项目建设的工作。

   4. 努力解决示范中心的信息化程度和开放性不足的问题。将其作为下一年工作的重点,尽量让所有不涉密的基础性数据全部上网,增强其共享型和追溯性,让有需要的教师学生直接从网站下载相关资料。 

 


第二部分 示范中心数据

数据采集时间为 11日至1231

 

一、示范中心基本情况

示范中心名称

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所在学校名称

重庆科技学院

主管部门名称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示范中心门户网址

http://rndl.cqust.edu.cn

示范中心详细地址

大学城东路20号重庆科技学院励志楼5楼

邮政编码

401331

固定资产情况

 

建筑面积

2500

设备总值

2000万元

设备台数

150 台

经费投入情况

300万元(垃发院购置设备)

主管部门年度经费投入

(直属高校不填)

0万元

所在学校年度经费投入

300万元

注:(1)表中所有名称都必须填写全称。(2)主管部门:所在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可查询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二、人才培养情况

(一)示范中心实验教学面向所在学校专业及学生情况

序号

面向的专业

学生人数

人时数

专业名称

年级

1

能源与动力工程

2014/2015/2017

570

3330

2

汽车服务工程

2014/2015/

2017

203

2340

3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2015

87

696

4

安全工程

2015

139

1112

5

海油工程

2015

43

172

6

过程控制与装备工程

2015

62

496

合计

 

 

1104

8146

注:面向的本校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

(二)实验教学资源情况

实验项目资源总数

139个

2017年度开设实验项目数

13个

年度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

0门

实验教材总数

6种

2017年度新增实验教材

0种

注:(1)实验项目:有实验讲义和既往学生实验报告的实验项目。(2)实验教材:由中心固定人员担任主编、正式出版的实验教材。(3)实验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独立设置学分的实验课程。

(三)学生获奖情况

学生获奖人数

0人

学生发表论文数

4篇

学生获得专利数

0项

注:(1)学生获奖:指导教师必须是中心固定人员,获奖项目必须是相关项目的全国总决赛以上项目。(2)学生发表论文:必须是在正规出版物上发表,通讯作者或指导老师为中心固定人员。(3)学生获得专利:为已批准专利,中心固定人员为专利共同持有人。

三、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情况

(一)承担教学改革任务及经费

序号

项目/课题名称

文号

负责人

参加人员

起止时间

经费(万元

类别

1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电气电控课程群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重科院〔2017〕240号

隋毅

黄琪,张宓,贺泽龙,唐泽伟,杨启富

2017.10-2019.9

0.5

a

2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3+4”中本贯通分段一体化培养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重科院〔2017〕240号

黄琪

隋毅、林在犁、张宓、贺泽龙、袁理、张光铃、徐妙侠

2017.10

-2019.9

1

a

注:1)此表填写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课题)名称:项目管理部门下达的有正式文号的最小一级子课题名称。2)文号:项目管理部门下达文件的文号。3)负责人:必须是中心固定人员。4)参加人员:所有参加人员,其中研究生、博士后名字后标注*,非本中心人员名字后标注#。5)经费:指示范中心本年度实际到账的研究经费。(6)类别:分为a、b两类,a类课题指以示范中心为主的课题;b类课题指本示范中心协同其它单位研究的课题

(二)承担科研任务及经费

序号

项目/课题名称

文号

负责人

参加人员

起止时间

经费(万元

类别

1

基于MILD燃烧模式的城市生活垃圾反应特性和NO形成机制的研究

51708076

田野

季炫宇

柏继松

郭名女

吕全伟

2018.1-2020.12

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城市生活垃圾(MSW)中关键成分共热解过程的交互影响机理研究

KJ1713348

田野

季炫宇

柏继松

苟鑫华

2017.1-2018.12

2

重庆市教委基金

3

循环流化床后燃特性对外置式流化床换热器热平衡的影响机理

KJ1601325

季炫宇

田野

柏继松

2016.7-2018.7

2

重庆市教委基金

4

碱金属氯盐与生物质有机组分交互作用下无机氯的迁移转化机理研究

cstc2017jcyjAX0460

柏继松

季炫宇,田野,刘娟

2017.07-2020.06

2.5

重庆市科委项目

5

机械压汽(MVR)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除沫技术的研究

KJ1713347

刘娟

周传德王  堃孔松涛

赵丽君

刘  宇

万  帅

2017.1.1-2018.12.31

2

重庆市教委

注:此表填写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课题)。

(三)研究成果

1.专利情况

序号

专利名称

专利授权号

获准国别

完成人

类型

类别

1

基于动态矩阵前馈预测的电液伺服PID控制方法及系统

201510934230.X

中国

王堃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其它

2

汽车发动机点火测试系统

201621330738.5

中国

唐泽伟,田帅,王译,李琴

 

合作完成—第一人

3

汽车喷油测试系统

201621341942.7

中国

唐泽伟,田帅

 

合作完成—第一人

4

一种鱼竿支架

201621369368.6

中国

廖福川,唐泽伟

 

合作完成—第一人

注:(1)国内外同内容的专利不得重复统计。(2)专利:批准的发明专利,以证书为准。(3)完成人:所有完成人,排序以证书为准。(4)类型:其它等同于发明专利的成果,如新药、软件、标准、规范等,在类型栏中标明。(5)类别:分四种,独立完成、合作完成—第一人、合作完成—第二人、合作完成—其它。如果成果全部由示范中心固定人员完成的则为独立完成。如果成果由示范中心与其它单位合作完成,第一完成人是示范中心固定人员则为合作完成—第一人;第二完成人是示范中心固定人员则为合作完成—第二人,第三及以后完成人是示范中心固定人员则为合作完成—其它。(以下类同)

2.发表论文、专著情况

序号

论文或专著名称

作者

刊物、出版社名称

卷、期

(或章节)、页

类型

类别

1

A Dynamic Control Strategy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Based on Parameter Optimization for Multiple Driving Cycles and Driving Pattern Recognition

Lei Z, Cheng D, Liu Y, et al.

Energies, 

2017, 10(1):54.

 

学术论文

国际期刊

2

Dynamic energy management for a novel hybrid electric system based on driving pattern recognition

Lei Z, Qin D, Liu Y, et al.

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 

2017, 45:940-954.

 

学术论文

国际期刊

3

Analysis and coordinated control of mode transition and shifting for a full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based on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s. 

Lei Z, Sun D, Liu Y, et al.

Mechanism & Machine Theory,

2017, 114:125-140.

 

学术论文

国际期刊

4

Experimental study on W-shaped regenerative radiant tube with new type structure burner for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Ye.Tian

Xunliang Liu

Xiong Zhou

Shunhong Lin

Zhi Li

Daoming Zhang 

Experimental Heat Transfer

2018.31(2):

131-147

学术论文

国际期刊

:(1)论文、专著均限于教学研究、学术论文或专著,一般文献综述及一般教材不填报。请将有示范中心署名的论文、专著依次以国外刊物、国内重要刊物,外文专著、中文专著为序分别填报,并在类型栏中标明。单位为篇或册。(2)国外刊物:指在国外正式期刊发表的原始学术论文,国际会议一般论文集论文不予统计。(3)国内重要刊物:指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建立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简称CSCD) 核心库来源期刊 (http://www.las.ac.cn), 同时可对国内发行的英文版学术期刊论文进行填报,但不得与中文版期刊同内容的论文重复。(4)外文专著: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5)中文专著: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不包括译著、实验室年报、论文集等。(6)作者:所有作者,以出版物排序为准。

3.仪器设备的研制和改装情况(无)

序号

仪器设

备名称

自制或

改装

开发的功能

和用途

(限100字以内)

研究成果

(限100字以内)

推广和应用的高校

1

 

 

 

 

 

2

 

 

 

 

 

注:(1)自制:实验室自行研制的仪器设备。(2)改装:对购置的仪器设备进行改装,赋予其新的功能和用途。(3)研究成果:用新研制或改装的仪器设备进行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列举1-2项。

4.其它成果情况(无)

名称

数量

国内会议论文数

国际会议论文数

国内一般刊物发表论文数

省部委奖数

其它奖数

注:国内一般刊物: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以外的其它国内刊物,只填报原始论文。 

四、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一)本年度固定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份

职称

职务

工作性质

学位

备注

1

孔松涛

1969

教授

 

教师

博士

 

2

王堃

1979

讲师

 

教师

硕士

 

3

郭名女

1984

副教授

 

教师

博士

 

4

柏继松

1985

副教授

 

教师

博士

 

5

季炫宇

1981

副教授

中心主任

教师

博士

 

6

田野

1984

讲师

系副主任

教师

博士

 

7

黄琪

1974

教授

系主任

教师

博士

 

8

林在犁

1959

副教授

 

教师

学士

 

9

贺泽龙

1969

副教授

 

教师

博士

 

10

袁理

1963

副教授

 

教师

学士(双学位)

 

11

徐妙侠

1974

讲师

 

教师

硕士

 

12

隋毅

1984

讲师

 

教师

硕士

 

13

钟天云

1967

副教授

 

教师

学士

 

14

张宓

1963

副教授

 

教师

学士

 

15

雷贞贞

1985

讲师

 

教师

硕士

 

16

伍奎

1965

副教授

 

教师

博士

 

17

林顺洪

1973

教授

研究院副院长

教师

硕士

 

18

李长江

1968

教授

 

教师

博士

 

19

杨鲁

1980

讲师

研究院办公室主任

教师

硕士

 

20

徐明

1985

讲师

 

教师

学士

 

21

刘娟

1983

讲师

 

教师

硕士

 

注:(1)固定人员:指经过核定的属于示范中心编制的人员。(2)示范中心职务:示范中心主任、副主任。(3)工作性质:教学、技术、管理、其它,从事研究工作的兼职管理人员其工作性质为研究。(4)学位:博士、硕士、学士、其它,一般以学位证书为准“文革”前毕业的研究生统计为硕士,“文革”前毕业的本科生统计为学士。5)备注:是否院士、博士生导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等,获得时间。

(二)本年度流动人员情况(无)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份

职称

国别

工作单位

类型

工作期限

1

 

 

 

 

 

 

 

 

2

 

 

 

 

 

 

 

 

注:(1)流动人员:包括“访问学者和其他”两种类型。(2)工作期限:在示范中心工作的协议起止时间。

(三)本年度教学指导委员会人员情况 (无)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份

职称

职务

国别

工作单位

类型

参会次数

1

 

 

 

 

 

 

 

 

 

2

 

 

 

 

 

 

 

 

 

注:(1)教学指导委员会类型包括校内专家、外校专家、企业专家和外籍专家。(2)职务:包括主任委员和委员两类。(3)参会次数:年度内参加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的次数。

    五、信息化建设、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情况

(一)信息化建设情况

中心网址

http:// rndl.cqust.edu.cn

中心网址年度访问总量

1287人次

信息化资源总量

Mb

信息化资源年度更新量

Mb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2项

中心信息化工作联系人

姓名

季炫宇

移动电话

18990511698

电子邮箱

jixuanyu@cqust.edu.cn

(二)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情况

1.参加示范中心联席会活动情况 (无)

所在示范中心联席会学科组名称

 

参加活动的人次数

人次

2.承办大型会议情况 (无)

序号

会议名称

主办单位名称

会议主席

参加人数

时间

类型

1

 

 

 

 

 

 

2

 

 

 

 

 

 

:主办或协办由主管部门、一级学会或示范中心联席会批准的会议。请按全球性、区域性、双边性、全国性等排序,并在类型栏中标明。

3.参加大型会议情况 

序号

大会报告名称

报告人

会议名称

时间

地点

1

 

 

 

 

 

2

 

 

 

 

 

 

 

 

 

 

 

注:大会报告:指特邀报告。

4.承办竞赛情况

序号

竞赛名称

参赛人数

负责人

职称

起止时间

总经费(万元)

1

 

 

 

 

 

 

2

 

 

 

 

 

 

 

 

 

 

 

 

 

注:学科竞赛:按国家级、省级、校级设立排序。

5.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序号

活动开展时间

参加人数

活动报道网址

1

5.14

40

实验教学系统网站

2

5.20-21

1000

实验教学系统网站

3

5.22-5.26

5000

实验教学系统网站

4

10.11

190

实验教学系统网站

5

11.10

48

实验教学系统网站

6

12.17

500

实验教学系统网站

6.接受进修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称

单位名称

起止时间

1

叶明

副研究员

重庆理工大学

2017.4.6-2017.4.6

2

孙春明

高级工程师

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

2017.6.12-2017.6.12

3

甘守武

副教授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2017.4.6-2017.4.6

4

李鑫

副教授

重庆理工大学

2017.7.14-2017.7.14

注:进修人员单位名称填写学校,起止时间以正式文件为准。

7.承办培训情况(无)

序号

培训项目名称

培训人数

负责人

职称

起止时间

总经费(万元)

1

 

 

 

 

 

 

2

 

 

 

 

 

 

注:培训项目以正式文件为准,培训人数以签到表为准。

(三)安全工作情况

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1104人次

是否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伤亡人数(人)

未发生

0

0

注:安全责任事故以所在高校发布的安全责任事故通报文件为准。如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请在其下方表格打钩。如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请说明伤亡人数。

 

 

 

 

 

 

 

 

 

 

 

 

 

 

 

 

 

 

 

六、审核意见

(一)示范中心负责人意见

 

 

所填写内容属实,数据准确。

 

 

 

 

 

数据审核人:

示范中心主任: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二)学校评估意见

按照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提交2017年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度考核报告的通知》(渝教办函〔2017282号)精神,学校组织校内外专家组对中心2017年度报告进行了评审和学校审查。热能与动力工程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学校同意热能与动力工程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7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同意上报。

2018年度,学校将对示范中心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上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和政策保障。

 

 

 

 

 

所在学校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返回列表] 发表时间:2018-01-30    浏览次数: